中新網內蒙古新聞7月4日電(奧藍 李富)近日,由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巴林右旗文化旅游體育局、巴林右旗教育局主辦,內蒙古長調藝術交流研究會、巴林右旗格斯爾文化生態(tài)保護發(fā)展中心、巴林右旗大板一中、巴林右旗融媒體中心承辦的“非遺戰(zhàn)略合作單位揭牌儀式、自治區(qū)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昭烏達長調民歌基地揭牌儀式暨德力根其其格專場音樂會”在赤峰市巴林右旗格斯爾傳習所舉辦。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一種具有鮮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獨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2005年,中國、蒙古國聯(lián)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昭烏達長調民歌的起源地是中原農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交融地區(qū),這里的長調民歌風格古樸、剛健豪邁、高亢嘹亮,包含著游牧民族的歷史和演變過程,它不僅僅是一種歌曲,更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草原詠嘆調”的稱號。
2017年,昭烏達長調民歌列入第五批赤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昭烏達長調民歌列入第六批內蒙古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昭烏達長調民歌從內容上主要分以下幾種:一是贊歌,贊美草原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歌曲;二是頌歌,歌唱偉大的英雄人物;三是宴歌,多在喜宴酒會上唱的歌曲,感懷父母,贊美友誼;四是思鄉(xiāng)曲,思念故鄉(xiāng)的歌曲,在昭烏達長調民歌中較常見;五是婚禮歌,在婚禮儀式場合演唱的歌曲;六是情歌,表達愛意,訴說情感的歌曲;七是敘事歌曲。
昭烏達長調民歌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寶貴財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昭烏達原創(chuàng)民歌有千余首,其內容豐富、主題繁多,部分經典歌曲至今依然廣為傳唱,享譽國內外,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完)